徐维廉
















徐维廉与伤兵之友社

作者:张溪秋


徐维廉,男,72岁,于1966年在北京昆明湖自杀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徐维廉原名徐万良,字维亨(一八九四至一九六六)辽宁绥中人。自幼聪敏好学,曾就读北京汇文中学,在燕京大学成绩优 异,毕业後留校任教,并被保送至美国密西根大学深造,获历史教育学硕士学位。

徐是“教育复国论”者。目睹国家积弱不振,迭遭外国侵略,其中甲午战败,割让台澎,创痛尤剧。深以唯启迪民智,广育英才为治国之本。乃於一九二六年接受美国基督教会华北美以美会之托,至河北省美丽宁静的山城昌黎县,出任昌黎汇文中学校长。以徐在美国的高学历,到一个小县任中学校长,不仅当时,即是今日在中国社会亦属罕见。除任职期间舆美国朋友合作,悉心办学,积极传播先进文化,学校成绩斐然,享誉“津东第一名校”。

“九一八”事变,华北危急。徐在校内成立了“抗日救国委员会”,组织学生宣传抗日救国,抵制日货,并妥善安排东北流亡至关内的教师和学生。徐要求学生背诵文天祥的“正气歌”和岳飞的“满江红”等诗篇,并请二十九军宋哲元部的军官,在学生中开展军谢,激励学生报国的热情。

一九三五年十一月,日本人操纵汉奸殷汝耕等成立了“冀东防共自治政府”,地处冀东的昌黎,在日伪的统治之下,但昌黎汇文中学仍然悬挂中国国旗,高唱中国国歌,直到一九三七年『七七』事变。在徐的影响下,大批昌黎汇文中学的学生奔赴抗日战 场。

一九三七年,抗战爆发,蒋委员长在庐山发出“地无分南北,年无分老幼,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,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”的抗战号召。徐响应号召,舍妻儿,携学生兼忠实助手唐子青(燕京大学毕业)先生,踏上抗日的征途。

徐二人南下抵街阳,时值长沙大火後,从战场上撇下的伤兵为数众多,流落街头,状甚凄惨。圣诞节临近,徐商请教会人士将圣诞节慰问伤兵之礼品,改为伤兵急需的实物。并联络红十字会,针对伤兵实际生活之需要,举办多项服务。如灭虱、治疥、沐浴、增加营养等。

徐认为“伤兵之友社”的活动,开系伤兵之安危及国家抗战实力之维护,亟需扩大服务范围,以适应抗战之需要。遂赴陪都重庆,吁请後方各界关注支援。徐曾在重庆扶输社演讲,一位美国牧师听过後甚为赞许,并将徐组织“伤兵之友社”为抗战服务的情况转告蒋夫人,极获支持。“伤兵之友社”的工作,遂在重庆一带展开,并在後方各地发展到一百五十余处,成为支援抗战的一支卓有成效的力量。此後徐又参加了“中国战时服务委员会”、“荣誉军人生产事业委员会”等组织的筹建和领导工 作,为抗战服务。

徐杰出的贡献,使他在抗战中得到国民政府和社会各方的重视。太平洋战事爆发,美国派专人来华了解中国战区士兵生活情 况。国府委派徐维廉陪同,前往山西克难坡第二战区考察,该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将军热诚接待,对徐的工作赞誉有加。一九四四 年六月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。华莱士是农业专家,想了解中国稻农的情况,国府邀徐以社会名人身分,陪同访问。

抗战胜利,徐结束了“伤兵之友社”的工作。一九四五年十二月重回阔别八载、经他汗水培育过的昌黎汇文中学,继续在教育园 地默默地耕耘。

徐要求学生聆听基督教的宣讲,并曾邀请多位美国朋友到校布道。其目的不仅限於对学生灵性的感化,而尤重於使学生对代表西方社会文明和道德规范的-个重要方面的基督教的认识。使学生在精神上和思想上能舆国际沟通,有走出国门,走向世界的理想抱负。

一九五二年昌黎汇文中学由中共人民政府接管,徐离去。以徐耿介拔俗的个性,自难见容於当时社会环境,终成“右派分子”; 一九六六年遇难北京昆明湖,时年七十二岁。

--原载于2002年1月17日《世界日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