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維廉
















與傷兵之友社

作者︰張溪秋


徐維廉,男,72歲,于1966年在北京昆明湖自殺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徐維廉原名徐萬良,字維亨(一八九四至一九六六)遼寧綏中人。自幼聰敏好學,曾就讀北京匯文中學,在燕京大學成績優 異,畢業後留校任教,並被保送至美國密西根大學深造,獲歷史教育學碩士學位。

徐是“教育複國論”者。目睹國家積弱不振,迭遭外國侵略,其中甲午戰敗,割讓台澎,創痛尤劇。深以唯啟迪民智,廣育英才為治國之本。乃於一九二六年接受美國基督教會華北美以美會之托,至河北省美麗寧靜的山城昌黎縣,出任昌黎匯文中學校長。以徐在美國的高學歷,到一個小縣任中學校長,不僅當時,即是今日在中國社會亦屬罕見。除任職期間輿美國朋友合作,悉心辦學,積極傳播先進文化,學校成績斐然,享譽“津東第一名校”。

“九一八”事變,華北危急。徐在校內成立了“抗日救國委員會”,組織學生宣傳抗日救國,抵製日貨,並妥善安排東北流亡至關內的教師和學生。徐要求學生背誦文天祥的“正氣歌”和岳飛的“滿江紅”等詩篇,並請二十九軍宋哲元部的軍官,在學生中開展軍謝,激勵學生報國的熱情。

一九三五年十一月,日本人操縱漢奸殷汝耕等成立了“冀東防共自治政府”,地處冀東的昌黎,在日偽的統治之下,但昌黎匯文中學仍然懸掛中國國旗,高唱中國國歌,直到一九三七年『七七』事變。在徐的影響下,大批昌黎匯文中學的學生奔赴抗日戰 場。

一九三七年,抗戰爆發,蔣委員長在廬山發出“地無分南北,年無分老幼,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,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”的抗戰號召。徐響應號召,舍妻兒,攜學生兼忠實助手唐子青(燕京大學畢業)先生,踏上抗日的征途。

徐二人南下抵街陽,時值長沙大火後,從戰場上撇下的傷兵為數眾多,流落街頭,狀甚淒慘。聖誕節臨近,徐商請教會人士將聖誕節慰問傷兵之禮品,改為傷兵急需的實物。並聯絡紅十字會,針對傷兵實際生活之需要,舉辦多項服務。如滅虱、治疥、沐浴、增加營養等。

徐認為“傷兵之友社”的活動,開系傷兵之安危及國家抗戰實力之維護,亟需擴大服務范圍,以適應抗戰之需要。遂赴陪都重慶,吁請後方各界關注支援。徐曾在重慶扶輸社演講,一位美國牧師聽過後甚為贊許,並將徐組織“傷兵之友社”為抗戰服務的情況轉告蔣夫人,極獲支持。“傷兵之友社”的工作,遂在重慶一帶展開,並在後方各地發展到一百五十余處,成為支援抗戰的一支卓有成效的力量。此後徐又參加了“中國戰時服務委員會”、“榮譽軍人生產事業委員會”等組織的籌建和領導工 作,為抗戰服務。

徐傑出的貢獻,使他在抗戰中得到國民政府和社會各方的重視。太平洋戰事爆發,美國派專人來華了解中國戰區士兵生活情 況。國府委派徐維廉陪同,前往山西克難坡第二戰區考察,該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將軍熱誠接待,對徐的工作贊譽有加。一九四四 年六月美國副總統華萊士訪華。華萊士是農業專家,想了解中國稻農的情況,國府邀徐以社會名人身分,陪同訪問。

抗戰勝利,徐結束了“傷兵之友社”的工作。一九四五年十二月重回闊別八載、經他汗水培育過的昌黎匯文中學,繼續在教育園 地默默地耕耘。

徐要求學生聆聽基督教的宣講,並曾邀請多位美國朋友到校布道。其目的不僅限於對學生靈性的感化,而尤重於使學生對代表西方社會文明和道德規范的-個重要方面的基督教的認識。使學生在精神上和思想上能輿國際溝通,有走出國門,走向世界的理想抱負。

一九五二年昌黎匯文中學由中共人民政府接管,徐離去。以徐耿介拔俗的個性,自難見容於當時社會環境,終成“右派分子”; 一九六六年遇難北京昆明湖,時年七十二歲。

--原載于2002年1月17日《世界日報》